角色培养是提升战力的核心环节,而养成素材的规划直接影响培养效率。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角色培养主要涉及等级突破、行迹(天赋)升级、光锥(武器)强化和遗器(装备)搭配四个维度,每个维度所需的素材类型和获取方式各不相同。等级突破材料包括特定属性怪物掉落的原核、转轴等基础材料,以及周本BOSS掉落的稀有材料如铁狼碎齿、虚幻铸铁等,这些材料通常需要根据角色属性定向刷取。信用点作为通用货币贯穿整个培养流程,需求量极大,需通过日常任务和拟造花萼副本持续积累。
角色行迹升级是提升技能效果的关键,不同命途的角色需要不同类型的行迹材料。例如毁灭命途角色需要破碎残刃系列材料,而巡猎命途则依赖猎兽之矢等素材。周本材料每周仅能获取三次,建议优先分配给核心输出或治疗角色。行迹材料与光锥突破材料存在重叠,需合理分配体力资源。天赋升级到高阶时还需消耗守护者的悲愿、命运的足迹等稀有材料,这些需要通过模拟宇宙或周本挑战获取,规划时应预留足够库存。
光锥培养需要兼顾属性契合度与特效触发条件。光锥的基础属性提升依赖虚数之种、失落晶块等通用素材,而叠影强化则需要同名光锥或专用叠影器。不符合角色命途的光锥将失去特效,仅保留基础属性,因此选择时需严格匹配命途类型。五星光锥如时节不居、一场术后的对话等能显著提升治疗角色的效能,但获取成本较高,建议根据角色定位优先配置主力队伍。
遗器系统对角色强度的影响呈阶梯式增长,前期只需确保主词条正确即可过渡,后期则需追求副词条优化。四件套遗器如街头出身的拳王能提升物理伤害,而宝命长存的莳者套装适合需要生命加成的角色。位面球和连结绳的主词条选择尤为关键,通常根据角色职能选择攻击力、生命值或能量恢复效率等属性。副词条优先度方面,输出角色侧重暴击率和暴击伤害,辅助角色则重视效果抵抗和速度属性。
资源分配策略上,建议优先保证主C角色和生存位角色的核心技能等级,再逐步完善辅助角色的培养。开荒阶段不必过度追求金色遗器,均衡等级达到3级后再集中刷取效率更高。同类材料可先通过合成台转换应急,但需注意高阶材料合成存在损耗率。定期参与模拟宇宙和忘却之庭能稳定获取稀有材料,这些活动应列为每周必做内容。
版本更新往往会新增角色和素材类型,养成规划需保持一定前瞻性。提前储备通用性强的材料如信用点、命运的足迹等能有效应对新角色上线需求。关注官方公告中的素材投放活动,在双倍掉落期间集中攻坚关键副本可大幅提升培养效率。最终目标是建立可持续的素材循环体系,使队伍整体实力平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