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士级驱逐舰作为支援型舰船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高效的维修能力和战场生存性。优先加点雷达锁定速度可提升无人机维修响应效率,这是发挥其支援特性的基础。三冷却缩减(武器冷却、系统冷却、策略冷却)能显著提高持续作战能力,建议作为第二优先级。闪避属性加点可弥补其中排站位易受攻击的缺陷,满闪避的卫士能同时承担坦克和奶妈双重角色。
卫士的防空协助策略虽然理论上能提升40%命中率,但实际对战局影响有限,不建议优先投入技术点。态势感知系统提供的直射与导弹回避率更值得强化,这与闪避属性形成互补防御体系。无人机锁定速度与冷却时间的平衡加点能使维修覆盖率提升至80%这是评估其支援效能的关键指标。
技术点分配需遵循锁定速度>冷却>闪避的线性成长路径,单次加点仅消耗1技术值的特性使其成型速度较快。需注意其装甲系统较为脆弱,在对抗高爆发舰队时,即便闪避达标仍可能被集火击沉,因此不建议单独编队作战。与苔原级驱逐舰相比,卫士的维修量优势体现在中前期,但后期需依赖冷却缩减维持竞争力。
实战中建议将卫士编入混合舰队中排位置,既能规避前排火力又能有效覆盖维修范围。十艘满编的卫士舰队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性价比极高,能适应多数战斗场景。其支援定位决定不需要过度追求输出属性,所有加点都应服务于生存和维修效率最大化原则。
该舰船没有明显短板,但需要明确其核心功能是区域防空和舰队维护而非主力输出。加点方案可根据战场需求微调,例如对抗机群时适当强化防空命中率。卫士的维修无人机不受反隐形单位影响,这在特定战术环境下能形成独特优势。